开局:央企集采加速落地海外“黑马”市场频现
2024年◆■,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央企GWh级别的集采相继落地★★◆,规模超过42GWh,其中包括一些10GWh级别的集采,具体为◆★★◆◆:
比如,要求投标人(或其子公司)应具有至少一个单体项目容量≥80MWh的投运业绩或具有自2023年1月1日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单体项目容量≥10MWh累计不低于1000MWh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设备合同业绩(至少包含电池预制舱、PCS)。
1月14日,中国电建电建装备公司2024-2025年度1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框招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入围公示■★◆。
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集采于2024年11月中旬公开招标◆★■◆,1月初开标■★■◆★■,招投标过程不到两个月,共吸引了76家企业参与投标。
近日,天合光能与AMEA Power和浙江火电举行签约仪式,将共同建设位于埃及南部地区的Abydos储能项目,天合光能将为该项目提供300MWh新一代柔性储能电池舱Elementa金刚2,该项目是非洲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也是埃及首个大型地面电站光储项目。
1月初◆◆,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公布了总规模为8GWh的首批储能电池系统项目(G1 BESS项目)资格预审名单,共计33家企业成功入围,其中包括远景能源■◆★◆★■、晶科电力★■■◆◆、协鑫、中能建、中电建、国家电投等八家中企。
1月12日至18日,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2025(ADSW2025)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期间◆◆★■,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宣布了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的首选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单。
1月上旬,沙特电力公司(Saudi Electricity Company, SEC)宣布授予一系列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合同,总装机容量达2.5GW/12.5GWh,分布于沙特全国多个地点。
2024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多点开花,出海成必然选项,除传统的中、美、欧■◆、澳等市场,印度、菲律宾★■★■■■、阿联酋、沙特等新兴的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
入围的第一中标候选人海南金盘■■★■★、康晟佳★■■、比亚迪、科陆电子预中标单价均低于0.5元/Wh◆★◆◆■,分别为:0.463元/Wh、0.481元/Wh、0.469元/Wh、0.474元/Wh。
此次框采总规模为 10.5GWh,分为2个包件◆★■★★■,共7个标段。其中,包1为1-3标段是构网型,共4.5GWh;包2为4-7标段是跟网型◆★◆■◆■,共6GWh★■★。
包件二采购500MWh 314Ah磷酸铁锂电池,共有天合储能、楚能新能源■★◆■、亿纬动力、远景动力、中创新航5家企业入围◆◆★。
公示显示,海博思创■◆■■★★、南瑞继保、中车株洲所◆★◆■★★、海南金盘、康晟佳、比亚迪■★、科陆电子分列1-7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阿联酋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批准《巴黎协定》 和宣布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国家。
中核12GWh储能系统集采节奏更快,招标公布时间为2024年12月,1月8日公布开标信息,共有66家企业参与角逐,不到一周后,宣布完成中标候选人65晋7,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1月初宣布,2025年将努力实现发电量840亿千瓦时的目标,较2016年增加250亿千瓦时,增长50%。计划投产18个总容量为3400兆瓦的太阳能和风能电站,以及容量为1800兆瓦的储能系统,总发电量可达120亿千瓦时。
除了上述两个10GWh级别的集采落地◆◆◆★,1月落地的央企GWh级储能设备采购还有中石油2.5GWh储能系统集采,阳光电源在标包1-3中,总评标最高■◆◆★★,标包4的总评分也位居第三◆■■■◆,表现优越,或成最大赢家■★◆◆。另外,远景能源在标包1-3中,总评分均位列前三。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10GWh级别的订单频繁出现在新兴市场◆◆。
经过综合评价,评标委员会一致推荐本次招标的入围候选人依次为: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楚能新能源、天诚同创◆◆◆★、万帮数字能源、许继电科、瑞浦兰钧。
2024年以来,在降本增效的需求之下,以314Ah为代表的第二代储能电芯在全球市场加速替代,渗透率超40%。
第二、系统价格基本趋于0.4元/Wh-0★◆★★◆.5元/Wh之间且呈现稳定趋势◆■■★。
1月9日,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16GWh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公布中标候选人,共有包括天诚同创、阳光电源、双登集团、思源清能、中车株洲所、楚能新能源◆★★★◆、特变电工、亿恩新动力■★■■、领储宇能、鹏辉能源、远景能源、东方旭能■★◆■★◆、比亚迪◆■、瑞浦兰钧■■、昆宇电源、运达股份、许继电气◆■、中天储能、禾迈股份、首通新能源、精控能源■■■◆、威胜能源、万帮数字能源、科华数能、平高储能■◆■、天合储能★■◆★、赣锋锂电在内的27家企业入围◆★■★。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储能EPC/PC(含设备)★★★、储能系统、电芯等采招落地规模达61.04GW/179.18GWh,同比增长72.42%,采购总金额达1572亿元。
其中,包件一采购500MWh 280Ah磷酸铁锂电池,共有天合储能、力神■◆■■■、赣锋锂电、瑞浦兰钧◆■、海辰储能5家企业入围◆★。
大规模储能设备采购多为央国企的源侧配储■★◆◆■、独立储能、设备集采带来,是否能赢得央国企的订单■★◆,考验着储能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国外的市场也注重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实力。
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仅前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根据SMM上海有色网官网发布的碳酸锂(99.5%电池级)价格变化幅度◆■◆◆,对入围供应商本次合同中的电池预制舱价格进行调整。当市场价格波动加大,由招标人判定原调价机制失效时,招标人将按照同期类似项目的市场招标价格调价■★◆,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出具严格响应招标人调价的相关承诺★■★◆◆■。
根据印度国家电力计划,到2032年,印度需要74GW/411GWh的储能。其中抽水蓄能将达175★■■★.18GWh,电化学储能为236.22GWh,以此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2024年★★■,是中国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伴随着储能装机的持续高增长,招投标市场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
进入2025年,国内外储能市场维系了2024年以来的高景气,央企集采加速落地◆■■■■◆,海外黑马市场频现,两个市场持续释放10GWh大订单,为储能市场的繁荣增添了活力,也促使行业加速洗牌,市场份额逐渐向优质的头部企业集中。
1月初◆■,印度太阳能公司(SECI)在喀拉拉邦启动了一项150MW/500MWh储能项目招标◆◆◆★。
此外,1月份,华电开启了新年第一标,本次系统框架预估采购容量约6GWh★★◆■,包括0.5C■★◆★■、0◆◆■■★.25C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包含电池)的供货及指导安装◆■■◆★。
中核12GWh年度储能系统集采◆■■◆★◆,4家企业不参与计价,参与计价的共61家企业★■◆★★,其中,7家企业报价为0.44元/Wh,15家企业报价为0.45元/Wh,13家企业报价为0★■◆.46元/Wh◆★◆■★,13家企业报价为0★★◆■.47元/Wh★★。
从国内外市场的招标★■◆★■、订单中标情况看,市场份额逐渐向具有综合实力的头部企业集中,大规模订单留给新入局企业的空间已经收窄■★★。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负责电池系统的设计■★■◆、供应■◆■◆■、安装监督★★、测试与调试以及后续维护。
2025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央企新年第一标--华电集团2025年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采购容量约6GWh◆◆■■■◆,包括0.5C★★★★◆★、0.25C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包含电池)的供货及指导安装,电池单体容量≥314Ah★■◆★◆★。
其中,宁德时代成为该项目电池储能系统 (BESS) 的首选供应商。合约正式生效后,宁德时代将为该项目提供总容量达19GWh的储能系统,这一订单已超越此前特斯拉Megapack在2024年7月斩获的15.3GWh订单额★★■■◆,成为目前全球储能领域最大一笔订单。
头部企业在资金◆★、技术、标准化、产品化■★★、定制化、规模化、渠道以及成本控制都有着较强的优势,更容易赢得市场,这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
1月10日■■★◆★,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储能系统采购总容量为12GWh,包括2h(0◆★.5C倍率)及4h(0.25C倍率)方案★★■,不区分风冷/液冷,适用于共享/配套储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集采是2024年中央企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系统集采■★★◆,中核12GWh系统集采规模紧随其后,排第二★★★,中广核10■★★.5GWh系统框采则是2024年中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出现的最大的一次框采。
这一意味着,除了沙特,中东另一个储能“黑马”市场--阿联酋也在加速崛起。
央企的集采一般具有风向标意义,从开年已经落地的系统集采看■★★,价格稳定在0.4元/Wh-0.5元/Wh以内。
6GWh的314Ah电芯招标可以算得上是大体量,另外,招标也更加严格,除了对于投标人业绩的要求★■★,还提出了系统价格随锂价调整◆★★★,这样的要求在招投标市场比较罕见。
本次框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界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2023年7月,阿联酋政府批准了《国家能源战略2050更新》,计划到2030年,在能源领域增加投资2000亿迪拉姆(约合545亿美元),将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到32%◆■。
值的一提的是,此前比亚迪已中标SEC首期2GWh项目,也就是说,比亚迪拿下了沙特SEC项目的订单额达14.5GWh,超越去年7月阳光电源中标的SEC二期7.8GWh订单额度■■★★,成为沙特市场新的★■■“订单王”。
进入2025年■◆★◆★,以中东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表现依然强劲,其他■◆★◆“黑马◆★★◆◆■”市场也相继出现■◆◆★。
若出现招标价格超过项目承受能力或项目建设条件不具备等特殊情况■◆★★◆,则该项目可不执行招标结果,且招标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可以预见◆★,2025年◆■◆★★★,这些新兴市场将陆续有GWh订单释放,为中国企业出海增加了更多选项。
中国电建16GWh储能系统集采共有70家企业参与竞标★■◆■,报价区间为0.442元-0.598元/Wh★◆◆■◆■,平均报价0.484元/Wh,其中59家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这一过程中◆■■,储能设备招标规模不断刷新纪录■★◆■★★,GWh级储能设备招标逐渐成为常态,央企10GWh以上的设备集采也屡见不鲜。